八一中文网 - 历史小说 - 大明:朕让你监国,大明全疯了?在线阅读 - 第一百零六章:第一期娱乐周报!!!

第一百零六章:第一期娱乐周报!!!

        “娱乐周报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朱高炽微微沉凝,然后点了点头道:“这办法倒是不错!”

        娱乐报并没有挂皇家的名头,而是以民间的形式来办旳,如果加上这个所谓的广告,便不会有什么问题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看到傻爹点头,朱瞻基就道:“这样,爹,娱乐报你看着整理一些稿子,然后先弄一期出来,第一期的报纸,广告板块就挂朝廷的新盐吧,然后在后面解释一下广告板块的事情,方便那些商人知晓如何刊登自己的商品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自家便宜舅舅的事情倒是提醒了他,新盐的事情目前虽然已经推广出去了,但是现在还是有许多并不知道新盐的人,这种事情对于朱瞻基来说并不是好事。

        反正左右都是打广告,朱瞻基觉得第一次吃螃蟹这种事情自然还是自己来的好,不然这个报纸的广告位就算卖出去了,估计第一次也未必能卖多少钱。

        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,只要让那些商人看到了这其中的好处,一些聪明人自然就会拿着大把的银子找上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和自家傻爹稍稍讲了一些广告的事情,朱瞻基就没在继续说报纸的事情,报纸的事情既然已经交给了自家傻爹,朱瞻基就不打算再多插手,到时候和日报一样,提供一些特定的素材,然后把关一下第一期就好。

        一来是为了让报纸这个东西更好的适应这个时代,二来也是因为自家傻爹干事还是挺靠谱的,朱瞻基这头完全可以放心。

        张氏对于这些具体的事情并不关心,她在乎的只要能赚钱。

        听到儿子和丈夫商量好了,确定这事儿确实可以赚钱后,就心满意足的抱着猫继续去晒太阳,织毛衣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朱瞻基没看到胡善祥,他还记得之前和这个小媳妇儿说过,要帮她弄个丫鬟的事情,这几天一直在忙,差点都忘记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正想问,这边朱高炽又碰了下他,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儿子,我听说你打算将应天城的平民区的危房,还有路面全部改建成水泥房和水泥路?”

        朱瞻基闻言知道应该是三杨这些人给自家傻爹汇报的情况,也没意外自家傻爹会知道这些事,就点了点头,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是有这个打算,不过事情还没有彻底定下来,水泥房还有水泥路需要进一步实验,实验是否可以替代现在的房屋还有路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是朱瞻基和周忱商量过后的结果,水泥毕竟是刚刚出现,虽然朱瞻基知道不会出什么大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该有的实验还是必须做的,

        这件事朱瞻基已经交给了周忱。

        周忱最近一直在忙的就是两件事,一个是组建工部下面的新部门,也就是大明第一建设集团公司。

        现在这个建设公司的基本结构已经被周忱搭建的差不多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工部的一些在籍的工匠也是调拨了一部分经验老道的进去。

        加上一些管理层的人员安排齐全,基本该有的,都差不多已经完全。

        可以说已经可以进行正常的运转,现在温棚的搭建,朱瞻基这边也让人将剩下的全部承包到了这个建筑公司。

        算是建筑公司的第一批业绩,而同时,周忱负责的第二件事,就是将水泥交给了这些工匠,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实验,主要就是如何将水泥融入进现在这个时代的建筑风格里面去。

        毕竟很多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,朱瞻基虽然把后世楼房的样式拿了出来,但是毕竟时代不同,一些细节上的东西自然就无法完美的融合进来,这些就需要这些更加专业的工匠来解决。

        比如如何满足高层楼居住的百姓日常生活需求,供水,生火做饭,以及厕所方便等等事情。

        有些事情解决起来并不难,就像是供水,以大明的炼铁技术制作一些水管并不是什么十分麻烦的事情,有了水管,再修建一处水库,自然就能将水送上高楼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有些事情却十分麻烦,比如生火做饭,还有厕所这些事情,就需要这些专业人士想办法去解决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毕竟术业有专攻,这些工匠也确实没有让朱瞻基失望,现在基本的问题已经都差不多解决,只等做一些实验后,就能确定是否可行。

        朱高炽听到儿子说先实验一下,也是点了下头,很是满意的笑道:“这样很好,不疾不徐,步步为营,即使出错了,也不会酿成什么不可挽回的大错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嘿,这不是爹您教导的好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朱瞻基笑笑拍了一个马屁过去。

        朱高炽闻言很高兴,笑的跟弥勒佛似的,一不注意怀里的小白狗趁机就从他怀里跳了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可能是有些记仇,看到朱瞻基和朱高炽有说有笑的,又觉得朱瞻基没了什么威胁,跳下来后,站在朱高炽身边,对着朱瞻基就又叫了起来:

        “汪汪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朱瞻基作势踢它,它就立即往朱高炽身后躲,朱瞻基不理它了,又立马跳出来对朱瞻基叫。

        朱瞻基看的直翻白眼,忍不住骂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狗仗人势的东西!”

        朱高炽听了立即就有些不高兴道:“你这孩子,你和它计较什么?”

        张氏看到这边的情况,听到儿子和丈夫的对话,就对朱瞻基笑道:“这以后可就是你弟弟了,你要是欺负它,看你爹不收拾你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它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朱瞻基下意识看了一眼张氏怀里的波斯猫,问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它啊?”

        张氏听到儿子问,顿了一下,举了举自己怀里抱着的波斯猫,笑着开玩笑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它以后就是你妹妹了,你爹说的,说你在你爷爷面前说话好使,这不我正打算让你去找你爷爷,然后给你妹妹封个公主郡主什么的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朱瞻基:“…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听到自家老娘的话,朱瞻基差点没晕死。

        好家伙,自己这家庭地位是一天不如一天了啊。

        阿猫阿狗这都成了自己弟弟妹妹了?

        自己不能欺负不说,还要给这新加入的妹妹去找自家爷爷讨个封?

        想到这,朱瞻基有些哭笑不得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娘,您还是饶了我吧,这事儿爹好歹是个太子爷,您让爹去找爷爷吧!”

        张氏闻言撇撇嘴道:“这还不是你爹在你爷爷面前说话不管用嘛!”

        朱瞻基:“…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您老这是说的什么大实话啊?

        虽然自家那位爷爷确实不怎么喜欢这个圣人傻爹,觉得有损自己一家子的反贼形象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说实话,朱瞻基可不觉得自家那位爷爷能够无视这位太子爷的话。

        一旁的朱高炽自觉自家媳妇在儿子面前拆自己的台,脸上有些挂不住,就郁闷的道:“我都说了,封个大学士多好,我的叫白毛阁大学士,你的叫……嗯……就叫长毛阁大学士!”

        张氏闻言翻了个白眼,哼道:“怎么不我的叫白毛阁大学士,你的叫长毛阁大学士?”

        朱高炽听到媳妇的话,微微一顿,立即点了点头,就道:“也行!”

        朱瞻基:“…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张氏:“…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………

        ………

        接下来两天,朱高炽很快就把第一期娱乐周报弄了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按照朱瞻基的要求,娱乐周报没有日报那么严肃,很多文章都是故事性极强的内容,而且文章内容也比日报更加丰富,细腻,遣词造句方面也是偏向轻松幽默,可读性极强。

        而整体上,娱乐周报依旧按照日报一样,分了好几个板块。

        头版头条的是几条最近日报报道过的热点新闻。

        相比日报的严谨,简约,娱乐报则要更加贴地气一些,内容也更加详细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二个板块则是名人趣事儿,朱瞻基也不知道自家傻爹哪里弄来的素材,第一件趣事,刊登的居然就是一位朝廷四品官员金屋藏娇,然后被正室抓奸在床的事情。

        当然最重要的一个板块,则是广告位了,广告位朱瞻基一共安排了两个位置。

        每个位置都在报纸的正反两面中间。

        正面的广告位则是关于新盐的广告,比较简单,朱瞻基害怕水土不服,倒也没搞什么花里胡哨的东西,就是简单的介绍了一下两种新盐的卖点。

        黄盐的价格,以及雪花盐的高贵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二个广告位则是介绍了娱乐报广告位的出租事宜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在娱乐周报的最后一个板块,则是朱瞻基特意增加的一个科学趣闻板块。

        为了增加这个板块的吸引力,作为第一期的科学趣闻,朱瞻基亲自提了几个问题,并且还分别设置了一些奖励。

        ………

        随着冬天越来越冷,十二月份中旬的时候,北方的天气就越发的寒冷了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因为手套,还有新盐的原因,内帑丰裕,最近朱棣心情不错。

        有了手套,战士们即使在大冷天的手持兵器,也不会像以往那样,会被冻伤手指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加上味道十分纯粹的新盐,现在各个军营的士兵生活质量也是直线上升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几天,朱瞻基让沈文度那边用手套的办法,花钱又从民间收购回来了一批毛衣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现在毛线的好处渐渐被人熟知,甚至喜欢。

        加上毛衣的成本高一些,毛衣回收回来的价格比起手套高了不少,一件毛衣大约一两银子。

        二十万件毛衣,也花了朱瞻基差不多二十万两银子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毛衣加上毛线手套的作用还是很大的。

        虽然因为时代的缘故,这些羊毛的质量比不上后世专门被饲养出来薅羊毛的绵羊来的好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在保暖程度上却并不差,一经出现便被所有士兵喜欢上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些毛衣轻便舒适,既保暖,穿在身上还很薄,不会显得臃肿,一点也不影响平日里的行动。

        甚至连朱棣自己平日里都会在衣服下面加一件毛衣。

        也是因为这些事情,朱棣现在对应天自家孙子的事情也越发的关注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甚至还几次动过悄悄回应天看看的心思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因为战事越来越近,这个想法不得不放弃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最近应天发生的一些事情还是都一件不差的传到了他这边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皇上,这是最近一期传过来的报纸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中军大帐中,朱棣手里还拿着一份昨天传过来旧报纸在看。

        听到又有新的报纸传来,朱棣脸上露出几分笑容问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各营将军们的那一份送去了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已经送去了!”

        樊忠笑着点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给各营将军送报纸的事,是差不多从半个多月前第一期日报送到时开始的。

        现在送来的已经是第十九期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樊忠到现在还记得,当初这位皇上拿到报纸时,看到报纸头版头条那个“孔缙弃笔从戎”的新闻时,脸上那久久不能散去的惊愕。

        特别是看到那些北上而来,准备学习孔缙的读书人时,这位皇上当时可是难得的失态了一回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当时离得近,甚至还听到了这位皇上小声自言自语的话。

        那天的场景他还历历在目,他清楚的记得,当时这位皇上嘴巴张大的差点能塞进去个鸡蛋般,用皇上口中那位太孙殿下的话就是,一脸日了狗的表情看着跪在营地前请求参军的那些读书人,用了一种很小的声音,自言自语的骂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他娘的,当真是怪事年年有,老朱家造反出身,方孝孺我杀了,他十族我也诛了,读书人死在我这把刀下面的没有数十万,也有四五万了,姚广孝那老和尚都说我绝了天下读书人的种子,往日里这些张口仁义道德,闭口道德仁义的读书人,背地里不骂我,我就觉得烧了高香了,现在还真是像朱瞻基那小王八蛋曾经说过的一句话,当真是日了狗了!”

        这些话樊忠靠的近,听的很清楚,同时也幸亏这声音不大,编写《征北录》的翰林检讨离得远,没有听到,不然要是被记录进去了,也不知道会被后人如何评说?

        皇帝太孙日了狗?

        他心里想着这些事情的时候,朱棣已经放下了手里上一期的报纸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平日里军务繁忙,加上报纸传来的时间有快有慢,有时候他这边刚接到上一期的报纸,下一期的报纸就会同时送来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基本有空,他都会第一时间把最新的报纸看完。

        现在他这刚好没事,上一期的报纸看完,听到樊忠已经把最新的报纸给其他的将军送去了,就一边接过樊忠手上的报纸,一边有些期待的问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这期报纸可有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樊忠闻言立即从回忆里回过神来,他时常跟随朱棣身边,对朱棣的爱好十分清楚,听到朱棣问,就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这期报纸,刊登一篇山东大儒赞美衍圣公孔缙弃笔从戎的文章,同时文章中对北伐之事,也多有称赞,言极陛下不输汉武宋祖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听到樊忠的话,朱棣直接将报纸熟练的翻到最后一个板块,等到简单的看完了这篇文章后,就笑骂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不得不说,读书读的多就是干好,骂人骂的狠,讲起好听的话来,那也是拍的人通体舒畅,你看看这句“汉武不足文,宋祖不足武,唯之今上,人心所向,文武相宜……”,朱瞻基那小王八蛋倒是摸清了他们的脉路!”

        樊忠看着朱棣脸上止不住的笑容,也是有些好笑,就恭维道:“那是以前没有报纸,他们不知道皇上的苦心,现在有了报纸,皇上的苦心被他们知道了,他们自然也就能了解到一些皇上的雄心壮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朱棣听到樊忠的话,翻了个白眼,笑着看了一眼樊忠道:“樊忠,朕倒是发现你最近这拍马屁的功夫也越发的精进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樊忠闻言想也不想就道:“末将所言句句发自内心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说你胖你还喘上了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朱棣有些无语的笑骂了一句,然后一边继续看其他的文章,一边问道:“还有其他有趣的东西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倒也还有几个,不过不是日报,而是另一份娱乐周报,前些日子,大明第一期娱乐周报已经在应天发行,最近第一期娱乐报刚刚传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樊忠说着话,又从怀里掏出另一份报纸,递给了朱棣。

        朱棣见状接过,对于周报的事情,他倒并不意外,这事情朱瞻基已经提前通知过他,他倒是也听说过,只是实物还是第一次见。

        樊忠见朱棣接过报纸后,就继续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太孙殿下在娱乐周报上亲自提了几个问题,据说只要有人想到了正确答案,前十人就可以去报社领取一千两银子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哪几个问题?”

        朱棣闻言,脸上露出几分好奇之色问道。

        樊忠想了一下,道:“第一个问题是,太孙殿下问,为什么下西洋的船队回来时,我们在海边最先看到的是船队的船帆,还有旗帜,只有船队行驶近了我们才能慢慢看到整个船身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还有这种事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朱棣闻言皱了一下眉头,一脸茫然。